高精度計量泵在使用時,可從安裝、操作、維護等多方面來減少誤差,以下是具體介紹:
安裝方面
水平安裝:計量泵應安裝在水平、穩(wěn)定的基礎上,確保泵體處于水平狀態(tài),可使用水平儀進行校準。若安裝不水平,可能導致泵內的部件受力不均,影響計量精度。
管道連接:進出口管道的連接要牢固且無泄漏,管道應避免出現急劇的彎曲和變徑,以保證流體順暢通過,減少壓力波動對計量精度的影響。同時,管道的支撐要合理,防止管道的重量對泵體產生額外的應力。
避免振動:計量泵應遠離大型振動設備,如壓縮機、沖床等。若無法避免,應采取有效的減振措施,如安裝減振墊、使用柔性連接等,以防止振動傳遞到計量泵,影響其內部部件的正常運行,進而導致計量誤差。
操作方面
正確選型與參數設置:根據實際工藝需求,選擇合適流量、壓力和精度等級的計量泵。同時,在使用前要準確設置沖程長度、頻率等參數。沖程長度決定了每次泵出的液量,頻率決定了單位時間內的泵送次數,精確設置這些參數是保證計量精度的基礎。
穩(wěn)定運行:在啟動和停止計量泵時,應緩慢進行,避免突然的啟動和停止造成流體的沖擊,影響計量精度。運行過程中,要保持電機轉速穩(wěn)定,避免頻繁調整轉速,盡量讓計量泵在額定工況下運行。
介質特性匹配:要確保所輸送的介質與計量泵的材質和設計相匹配。介質的粘度、密度、腐蝕性等特性會影響計量泵的性能,如輸送高粘度介質時,可能需要選擇專門的高粘度計量泵或對泵進行相應的調整,以保證計量精度。
排除氣體:在啟動計量泵前,必須對泵體和管道進行排氣操作,確保其中沒有氣體積聚。氣體的存在會導致流體輸送不連續(xù),產生脈沖現象,嚴重影響計量精度??赏ㄟ^打開排氣閥或采用專門的排氣裝置進行排氣。
維護方面
定期校準:按照規(guī)定的周期,使用標準計量器具對計量泵進行校準。校準過程需嚴格按照操作手冊進行,一般可采用稱重法、容積法等進行校準,根據校準結果調整計量泵的參數,確保其計量精度符合要求。
檢查部件:定期檢查計量泵的活塞、隔膜、密封件等關鍵部件,查看是否有磨損、老化、泄漏等情況。這些部件的損壞會直接影響計量精度,如有問題應及時更換。
清潔保養(yǎng):定期清潔計量泵的外部和內部,清除污垢、雜質和殘留的介質,防止它們進入泵體內部,影響部件的正常運行。對于輸送易結晶、易沉淀的介質,在每次使用后都要進行徹底的清洗。